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高校教师职称咋评更科学?——聚焦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新华社记者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
相关不良倾向如何破?改革还要过几道关?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地高校与相关教育管理部门。
相关不良倾向影响亟需改正
——伤教学。“以往评职称,往往只看重发了几篇论文、出版了几部专著、拿到几个课题等量化指标。”多名高校教师告诉记者,教学质量好不好、学生是否有进步这些难以量化的内容在职称评定考察中被“边缘化”。这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多名在校大学生抱怨,部分职称高、头衔亮的科研明星,上课时或照本宣科或匆匆忙忙,“感觉自己对老师来说很多余。”
——伤科研。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即“C刊”)设计研制者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指出,部分高校还存在论文评价机制问题:通过论文评价教师学术能力时,忽视论文质量,只看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是否SCI期刊、是SCI的一区或二区,错误地将评价期刊的指标等同于评价论文价值的指标。部分高校将在SCI期刊上刊发论文与重金奖励挂钩。
苏新宁等专家指出,“畸形”的评价标准与物质利益将正常的科研评价异化为“学术GDP”。这一方面导致国内高校不必要的版面费开销“暴增”,另一方面诱发学术不端行为。
——伤教师。“帽子”、项目、奖项等学术荣誉、资源容易向少数官大、资深的教师集中,对高校青年教学科研工作者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江苏一高校学科带头人告诉记者,他发现每年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他署名的论文中,有约三分之二他自己并不知情。“莫名其妙就收到论文录用通知,部分论文的通讯作者至今仍未与我联系。”但青年教师发论文却是“难上加难”。
“青椒”本是高校青年教师用于自称的网络词语,现在却被“青焦”一词代替。不少青年教师说,自己既要授课又要带学生,既要顾家带娃又要挤时间做科研,申请项目时比不过资深前辈,可如果几年内拿不到若干重大课题、没有在高质量期刊上发几篇论文,很可能就被直接淘汰。
职称咋评更科学?
当前已有部分高校针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更看重“教学好”。“华松上课有三宝,案例、板书、喝水少。”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蒋华松扎根讲台30多年,是学生心目中的“数学演说家”。在他的职称评审材料中,没有论文,仅有一项署名排在第3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高等数学》等教材专著。2019年,南林调整政策,蒋华松通过主要面向教授公共课、基础课老师的“教学专长型”类别评上正高级职称。
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静说,2019年学校新增设专职辅导员岗位,单独设置辅导员系列职称晋升条件,并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实行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工作成绩优秀的辅导员可晋升高级辅导员、正高级辅导员职称,分别与副教授、教授同级别。
——更看重“能转化”。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专业的李灵芝老师,从事农技推广5万多亩,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培训菜农和贫困户近万人次,带动种植户30000户以上。但如果按老规矩评职称,她这些成绩还比不上一篇SCI论文。学校探索并实施“推广型教授”职称评审新规后,她获评正高级职称。
南通大学服务地方工作处处长高江宁介绍,该校出台新规,对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承担的项目和经费,视同相应等级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同等对待,激励效果明显。
——更看重“有专长”。日前,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聘用一名临界态物理学专业的科幻作家为一级讲师,教《交流与写作》课程;引进一名无论文无项目的“海归”教创意写作,仅因他曾在海外4所大学任教,擅长教授中英文写作。
“教学为要。”该院院长陈跃红表示,南科大学生急需改善他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在引进教师的时候,不看他的帽子和论文,就看能不能教好。”
职称制度改革仍需闯关
受访专家指出,职称制度改革从探索尝试到制度落地之间还需闯关。
下一篇:8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稳中略涨
李克强主持会议部署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工作...
南方网讯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8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8例,广东4例,浙江2例,陕西2例,...
栗战书强调:会议审议通过的有关决定意义重大...
新华社香港8月21日电 题:为通识课“消毒”:香港教育走上正轨的重要一步 新华社记者 香港的通识教育又成了热门话题。特区政府教育局去年就高中通识教科书推出了专业咨询服务...
8日上午10时许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回首岁末年初,大疫初降...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日表示,美方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言行都将遭到中方坚决回击,美方阻挡中国发展壮大的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
《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
习近平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内容)...
从地球奔向火星:“天问一号”为什么要进行中...
李克强同老挝总理通伦举行视频会晤...
焦点访谈:牢记嘱托 脱贫攻坚 张庄的脱贫路...
水利部:全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
和平的种子...
王毅:美国成为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和损害南...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0年“最美教师”先进...
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
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第六集《人民至上...
看习近平这几次重要讲话,弄懂“大循环”“双...
国家卫健委:9月5日新增确诊病例10例 均为境外输...
中印国防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晤...
外交部:蓬佩奥所谓“中国剥削美国”完全是无...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新格局打造新优势...
中国驻印度使馆:印军在中印边界越界 严重侵犯...
从个人报销到家庭共济、门诊报销范围拟扩大...
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2周年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印证...
勿忘战争伤痛 携手维护和平...
印度禁用118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 我驻印使馆回应...
商务部:新设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平均实施...
习近平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
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
香港法院裁定黎智英刑事恐吓案表面证供成立...
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